欢迎光临昆明城市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老龄化大潮袭来,掘金银发经济仍需解决观念和商业模式闭环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脚步,比外界设想的要更快。不久前,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4%。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比此前机构普遍预测的时间点早了两年。

实际上,欧美国家比亚洲更早踏入老龄化社会。咨询公司沙利文年中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亚洲国家比欧美较晚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亚洲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欧美。后者大约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从老龄化社会向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过渡,而亚洲国家通常在15至30年内就完成了这一转变。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轨,制度设计上该要如何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科技、商业模式又可如何向银发时代倾斜?

在10月25日举办的首届“中英银发经济论坛”上,多位来自中英的养老、科研创新方向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首届“中英银发经济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图源:活动主办方)

随着社会逐步迈向深度老龄化阶段,一大潜在担忧在于财政和公共资源能否支撑得起数亿老年人的需求。

“无论在英国还是欧洲,同样都面临着劳动人口不足的挑战,但在我看来,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入非常重要,他们不应该被孤立,而是尽量融入社区,这也是英国重视社区养老、老年人再培训的原因之一。”英国商业贸易部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参赞安睿辉(Rahul Agarwal)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要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公共资源压力,首先要在观念上扭转“老年群体是社会负担”的传统思维。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副院长杨一帆认为,老龄化不只是关怀(care),不只是照料(nurse),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需要克服对老龄人群的歧视,破除在政策、就业、劳动参与等许多方面的障碍,英国在养老文化和服务上的经验或许会有一定借鉴意义。

英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近年也面临公共医疗压力大增的现实难题。

安睿辉表示,许多经济体的医疗系统都承受着一定财政负担,因为病人越来越多,基础设施的扩容不一定能跟得上老龄化的速度。为了缓解医疗系统的负担,英国有着完善的初级保健系统,全科医生通常是老年人护理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政府也在研究药房如何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为了避免老年人因慢性病住院,英国也在开展早期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早期检测项目。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减轻二级护理机构和医院的压力,从而降低看病花费。

数字技术也在缓解公共医疗的压力,如远程医疗、互联网看病、智能设备等,但安睿辉也指出,我们如何经济、便捷地用上AI、AR、机器人这些未来技术,高效地把它们集成到一个系统里,仍然是一大挑战。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银发经济行业也不例外。

Age Care Technologies Ltd.首席技术官段文锋介绍,AI在老年照护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比如评估人员通过对话或观察,完成对老年人独立生活、社会参与、精神状态的评估和需求采集后,生成式人工智能便可以从资深老年病专家、资深老年照护师等角度给出非常精准和个性化的照护建议。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陪伴式机器人的火热,也把老年人照护从身体护理带向情感交流的阶段。一来,在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下滑的趋势下,机器人可以解决护理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来机器人更能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看护,避免服务人员水平参差的问题。

不过,尽管银发经济已是一个流行多年的风口行业,但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银发经济在技术端、成本端、投资端都仍未成熟,所以现在都还未形成商业模式的完整闭环。

首先在技术端,远程的健康管理、居家医疗已经发展多年,但问题在于老年群体容易困在“数字鸿沟”里,如何在操作上极简化、可视化,开发者需要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设计产品。其次在成本端,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在技术研发、专家线上咨询、产品维护等层面都需要持续投入,但如果资金全部分摊到老年人身上,智能照护和线下看诊之间就没有成本优势可言,也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再者,乌丹星提及,尽管银发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新兴概念,但这几年大的资金一直没有进来,大的投资仍然缺位,缺乏金融支撑,产业发展也依然未能进入快车道。

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中国办公室主任Daniel Brooker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UKRI近几年资助过不少在健康老龄化领域的中英合作项目,比如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护理设计、无障碍住房、社区改造、痴呆症研究等,这些项目的出发点主要是帮助老年人活得更健康和长寿。

在他看来,在研发、推广这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时,中英两国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尤其中国有着庞大的老龄人口,这也意味着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研发团队可以大规模推出产品和服务,在测试和迭代中探索可行的技术方案,两国的团队能共同为应对老龄化这一挑战做出更多努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昆明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昆明城市网 km.hz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