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禧 建芳
鑫海科技“绿色”外衣下的污染链
2024年苏鲁两省固废专项整治期间,一条将危险工业废渣伪装成建材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调查显示,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鑫海科技")生产的镍渣经简单加工后,以"机制砂"名义跨省流入江苏混凝土市场。连云港市住建局最新检测报告证实,涉案镍渣砂关键指标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而涉事企业却陷入"产品"与"固废"的定性罗生门。这场牵涉建筑安全与生态风险的跨省博弈,暴露出监管链条的致命漏洞。
产业链暗箱:从"危险废渣"到"合规建材"的魔术
源头违规
鑫海科技位于山东临沂莒南县的镍铁合金生产基地,每日产生数万吨镍渣。健康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其露天堆场未采取防渗措施,镍渣与钢渣混杂堆放,污水直排致周边水体重金属超标。为规避检查,企业近期将固废转移至仅用钢丝网隔离的新堆场,污染持续扩散。
跨省"洗绿"
据连云港赣榆生态环境局函件,鑫海科技通过破碎、筛分将镍渣加工为"镍砂",经货车车队运往江苏。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镍渣在临沂当地被禁止用于混凝土,却以"机制砂"名义销往连云港、淮安、宿迁和新沂等地。
终端滥用
连云港市住建局抽检报告显示,连云港市港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连云港瑞昌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连云港科瑞建材有限公司等三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购入的和连云港(海州区)板浦宝铁物流码头转运的山东镍渣砂体积安定性不达标,违反《冶炼渣骨料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73-2023)。对此,记者采访获悉连云港市住建局先后三次在第一时间向各县区住建主管部门要求严格敦促辖区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严禁使用源自山东的不能提供完整、有效检测报告的镍渣砂,并督促企业对问题砂料挂牌督办清退、建立管控清单、落实销号报告。同时,连云港市住建局每次都将情况抄送:连云港市工信局、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连云港市交通局、连云港市水利局。
监管罗生门:两省部门的"标准之争"
企业辩称:鑫海科技以"山东省百强企业"资质否认违规,并向媒体发撤稿函,坚称镍砂为合规产品。
山东立场:临沂环保部门向江苏方面坚称镍渣为"产品",但始终未提供合格检测报告。
江苏反击:连云港市住建局检测证实其不符合建材标准;江苏省环保厅虽介入调查跨省转移手续,但坦言"产品质量问题需住建部门和市场监督局认定",暴露出跨部门协作短板。
法律焦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物理加工不改变固废本质。专家指出,镍渣若因有害成分导致质量不达标,即使形态改变仍属固废,鑫海科技涉嫌违反《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第4.1条[(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不符合国家、地方制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或者因为质量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如不合格品、残次品、废品等。c)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h)因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4.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以下种类:1)在黑色金属冶炼或加工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轧钢氧气皮、铁合金渣、锰渣;]依据上述标准,健康导报记者在鑫海科技位于山东临沂莒南县的露天固废堆场发现,该堆场固废混参十分严重,而且没有任何环保措施。
生态与安全双重警报
污染扩散
环保志愿者跟踪发现,每日数万吨镍渣砂通过水陆两路进入苏北多地。尽管连云港紧急排查并要求封存问题原料,但淮安、宿迁等地的流向仍待彻查。
健康导报记者现场跟踪采访发现,转移淮安、宿迁和新沂的鑫海科技生产的镍渣砂主要是通过车辆从鑫海科技运往连云港(海州区盐河)板浦宝铁物流码头,再由该码头用船只转运至淮安、宿迁和新沂。连云港市住建局根据环保志愿者提供的信息,现场查封并取样进行质量检测,该批镍渣砂关键指标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并第一时间将情况抄送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然而,据江苏连云港环保志愿者反映,现在每天都有近万吨山东镍渣砂源源不断地从莒南通过车辆运往连云港(海州区)板浦宝铁物流码头,并安全地从该码头运往淮安、宿迁和新沂。记者跟踪发现,运往淮安的问题镍渣砂主要通过连云港板浦宝铁物流码头直接转运至淮安清江浦区城南街道诚信搅拌站、淮阴区古清口街道华石建材和淮阴区王家营街道胜特建材等。
百姓呼声
我们是连云港市普通老百姓,近期获悉山东鑫海科技将含有重金属的镍渣固废以“再生建材”名义跨省输入江苏市场,部分流入本地建筑领域,对此深感愤慨与忧虑!
涉事企业为节省处理成本,将高危固废披上“再生资源”外衣跨省倾销,对此,在资本的运作下,临沂市环保局,连云港市环保局把经检测确定有安全隐患的镍渣砂说成产品,是对人民群众的藐视,和对固废法及固废鉴定办法的挑战!
我们呼吁江苏、山东两地环保和相关部门联动彻查,公开镍渣流向,叫停问题建材使用,严惩违规企业! 我们要求相关部门倾听民意,守住生态红线。江苏不是污染的“垃圾桶”,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不容妥协!
记者手记
釆访获悉,2024年6月,连云港市住建局在预拌混凝土企业原材料信息归集工作中发现,源自山东莒南的镍渣砂不能提供完整、有效的检测报告,该局立即要求全市各级住建主管部门全面加强源自山东镍渣砂的使用管理,全市大多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能够有效执行建设用砂使用要求。2024年12月,山东鑫海科技有限公司因违规跨省转移固废、露天堆场污染等问题被中国房地产报社和江苏电视台记者曝光后,两地政府虽启动专项整治,但其跨省销售行为近期再度反弹,暴露监管“运动式整治”痼疾。
当工业废渣披上"循环经济"的外衣,监管的刀刃必须斩断利益驱动的灰色空间。本案折射出跨省固废转移的审批漏洞、部门协同的失效,以及标准滞后的制度困境。江苏省环保厅称"调查仍在进行",而公众更期待一个能穿透"罗生门"的真相。
上一篇 加盟商投诉"厨余宝"区域合作陷僵局:16万加盟费打水漂?
下一篇 没有了